来源:中国教师报公众号
2022年,教育部颁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一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改革的行动中,从当下做起,从上好每一堂课、写好教学反思和读好专业书籍开始,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1. 上好每一堂课
把课上好,首先要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该以核心素养为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指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单元为单位统筹和整合教学内容,以目标为导向落实学教评一体化,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探究欲。
这启发我们,一堂好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对应的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评价调整和改进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核心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
2. 写好教学反思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部分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内容,以语文课标为例,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
我认为,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
当然,我们不仅要反思,还要把它写下来。
教学反思的写作可以聚焦课堂问题,也可以是课堂中的惊喜点、生发点、成功点。
教师写好教学反思要有真实具体的教学现场为证据,不能太笼统,比如不能笼统写“这节课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
我们应结合具体情况阐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比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 读好专业书籍
教师成长的路千万条,但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如果不阅读势必会造成专业上的“贫血”。
因此,教师要把阅读当作第一精神需要,每天留一点时间给阅读。
也许有教师会说“工作太忙,没时间阅读,更何况读了也不一定有用”。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方法,让自己陷入了低效耗时的困境。
如果能坚持阅读,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已经融会贯通。
当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解决问题也会更高效。
此外,教师阅读要有选择性和多元性,不能只选择阅读经验总结式的著作,以求快速迁移他人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或许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教师还需要阅读一些专业理论著作。
专业阅读之路一开始十分艰难,因为它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但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眼界终会打开,思维也会得以提升。
专业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教学实践,当我们将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品格、能力,便能体会到理论的价值、阅读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十分漫长,要想走得高远,必须立足每一个今天,从细微的努力开始,才能抵达梦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