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 2021-09-01 作者:高洁
班主任如何过自己的人生,也就如何面对学生的人生;用什么方法、态度面对自己人生的困境,也就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迷茫;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就会将自己的“三观”传导给学生,正所谓“教师的视界,学生的世界”。本期开始刊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高洁的教育思考,此为第一篇。
——————————————
不论是与师范生还是与一线教师交流,一提及班主任工作,忙碌、琐碎、应接不暇等词语就会接连出现。有的师范生甚至表示很愿意当老师,却不想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为什么如此令人望而却步?但为什么又有当了几十年班主任的老教师总说,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更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精髓?基于这样的现实困惑,我在探寻、挖掘这两种极端态度的答案,并试图引领班主任走出消极情绪。
班主任工作其实蕴含着不为人知的魅力:看不见,答案就是消极的、谈虎色变;看见,答案就是积极的、春色满园
消极情绪,导致班主任工作的被动
要想走出消极情绪,我们首先要找到原因。班主任的消极情绪一方面来自道听途说,在工作开始之前,心里已经填满抗拒与恐惧,并未动用自己的智慧加以筹划、设计;另一方面是碎片化的工作,使班主任深陷无意义感。面对消极倦怠的工作状态,我们习惯于采用抑制那些给人带来否定感的思想与行为,并通过放大积极情绪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只要不做、少做、选择“躺平”,或有意转移重心、回避职责,就可以摆脱困境,减少倦怠感与抵触感。但如此逻辑不仅无法缓解班主任的消极情绪,其中的自我麻醉与退缩反而抑制了自身成长的可能性,更加无法正视班主任工作,继而在“无聊”“糊弄”的生活状态下“心如止水”。
真正使人烦闷的不是挑战、不是辛苦,而是无聊、空虚、意义的消解。鉴于此,要想探寻班主任工作的魅力,走出消极情绪,重在从根本上调整自己与工作的关系,不因工作的“完成”或奖赏而获得工作动力,而是在自己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长中获得动力,从追求多巴胺转变为追逐内啡肽的思考方式,从工作的被动执行者走向主动酝酿者,实现这种转变需要从深入思考班主任工作到底“是什么”开始。
重建自己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
班主任的工作概括来说,即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这句话看似简单,但真正实施过程中包含着诸多脑力、心力与体力的付出。从班规的制定、班会主题的选择、班级活动的筹划组织、班干部队伍建设,到班级氛围的营造、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状况等诸方面的成长记录与评价,再到与家长的协作、与任课教师的合作、安全防护等,其中的复杂性、多主题性、不确定性提示着我们,这不正是我们整个人生的缩影!
在一次与班主任的交流中,说到班主任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与现实生活别无二致时,一位有着十几年班主任经历的老师打趣说:“红尘滚滚、熙熙攘攘,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人这一辈子有太多的困惑与烦恼,每一份都扎扎实实地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解决学生的问题,解决班级的问题,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样的。这就是说,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的心态,接纳当下。当你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当你的班级因为你的经营而积极向上,班主任工作带给你的就是积极的人生体验。消极情绪就会因此而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成就感与幸福感。”
班主任如何过自己的人生,也就如何面对学生的人生;用什么方法、态度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境,也就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迷茫;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就会将自己的“三观”传导给学生,正所谓“教师的视界,学生的世界”。
提升素养,找回工作热情
许多班主任都曾向我讲述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成长经历影响学生的事例。比如,当学生因同学家境的不同而感叹世间不公时,专业的班主任并不会简单地回复“不用伤心,世间是公平的,并非你认为的那样”,也不会草率地应答“所以你更要好好学习,成为他们”。其实,任何问题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也考验着班主任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体现着班主任的视野与格局。在这个问题中,与我交流的班主任非常清楚地表示,学生之所以产生这种失望的情绪,是因为对“公平”的理解有误。“公平”并非“一样”,并非给你多少钱,也得给我多少钱。将“公平”理解为数量上的相同是将“公平”错误地理解为“平均”,只看重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人们获得结果的过程。“公平”的本质是“得其所应得”,正因为社会对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有着更多褒奖,所以这个社会才是“公平”的。这样的解说是不是更能启发学生?在这样的沟通中,我们会因为学生的豁然开朗而感受到工作的价值。这也正是我们走出消极情绪的必由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在师生的相互认可中找回工作热情。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都很令人动容。班主任自己在价值冲突经历中获得的领悟成为调和学生认知世界、化解矛盾的指南;自己对人生意义的醒悟成为引领学生前行的明灯;自己对未知事物的理解成为学生面对不确定性与复杂生活的勇气……就在这样的讲述中,班主任将自己与学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生活智慧,还要能够将生活智慧这一不可估量的潜流,流过学生生命的瞬间。说到这里我们突然发现,班主任的魅力并非一味燃烧自己、点亮他人,而正是我(班主任)与你(学生)一起探寻生活的奥妙。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见证着班主任的人格完善,一边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升华,而这正是对“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最好诠释。(高洁,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首师大德育研究院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