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后,刚想在办公室喝口水休息一下,学生火急火燎地来找我,还没进门就大声嚷嚷:“老师,小阳的头磕破了,流了很多血!”我赶紧领小阳到医院,医生清理后发现创口很大,缝了七八针。我一边打电话通知家长,一边询问原因,刚开始小阳吞吞吐吐不说,实在推脱不过去,才说是和同学打闹时不小心摔倒了。 我赶快把情况告诉了“涉事孩子”的家长。等候双方父母的时候,我寻思:小阳的父母估计少不了一顿纠缠不清、不依不饶。结果出乎意料,小阳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打闹,也有责任,并不埋怨对方;另一个孩子的家长也积极理赔,负担了所有的治疗费用,双方家长各退一步、自我反思的态度,为事情的圆满解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刻,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下。 工作中,我们既会碰到通情达理的家长,也会遇到胡搅蛮缠的父母,碰到因孩子矛盾而针锋相对的家长,班主任怎么办?我想,应该扮演好三种角色。 “消防员” 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没有经过教师的同意,直接要到班里教训一名男生,因为坐在他女儿后面的这个男生,总是揪他女儿的头发,还用笔尖在女儿的校服上涂抹,女儿的哭诉让这位父亲忍无可忍。 如果让家长在学校打了别人家的孩子,这是教师的失职、失责,况且家长的盲目介入往往会让事情的性质变得更恶劣。我把这位怒气冲冲的家长请到办公室,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消消火”,听他说说前因后果。家长刚开始犹如点燃的爆竹,噼里啪啦,端杯子的手也气得微微颤抖。一番吐槽之后,他的情绪慢慢平复,声音也渐渐低了下来,最后还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让你见笑了,我不应该自己找那个孩子解决问题,可女儿总是跟我说她受了委屈。老师,要不您帮孩子换换座位?” “换座位没问题,不过我想先帮他们调解调解,如果不行再按你说的那样做,你看行不行?或许问题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我说。“行,那麻烦您了,我等您的信儿。”家长回复道。 找两个孩子谈过之后,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太多矛盾,所以没有像家长希望的那样把座位调开。课上课后留心观察,两个孩子也有说有笑,打电话询问时,家长答道:“没事了老师,闺女回家还埋怨我去学校瞎闹,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我也把男生家长的歉意转达给了他。 “调查员” 带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时,一名女生扭伤了脚,不得不遗憾地提前结束了这次活动。家长跟我打电话说,不是我女儿不小心扭伤的,是一个以前有过节的女生从后面故意推了她,家长反复强调那个女生是“故意”的。“好,我调查清楚给您回话。”我答复道。 “老师,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也是踩空了脚一下撞到了她身上,当时没想到会这么严重。”那个“撞人”的女生眼中满是委屈的泪水,“要不我和妈妈去看看她,给她道个歉,告诉她我真不是故意的。”那个女生生怕我不信,自行提出解决办法。 我打电话把情况告诉受伤女孩的家长,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然后听见话筒那头家长和女儿的私语,“医生说没什么大事,休息一周就能上学”。之后,家长有些答非所问,我知道家长的潜台词是女儿治疗也花了不少钱。 返程后,那个“撞人”的女生和母亲去看望了受伤学生,再次见到受伤女生的家长时,他们不再是一副苦大仇深的神态,女儿没有留下隐患,经济得到合理补偿,也间接改善了两个孩子的关系,或许这就是无心插柳的收获。 “调解员”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班上每个学生,让每个人敢于和你交流沟通。闲聊时,他们才不会那么拘束,也愿意把班里的许多事情告诉你,不经意间,你就能发现许多小端倪,原本可能会酿成一场争端的事情也能提前解决。 孩子在向父母告状时,大多只会说自己占理的地方,把一切过错都推给对方,在不能全面了解情况时,家长往往做出想当然的判断,甚至会盲目冲动地介入。学生是纯洁的好孩子,父母是淳朴的好家长,学生间的矛盾一般不是不能调和的大争端,班主任要是能做好学生情况的调查员,做好父母盲目冲动的调解员,许多时候,原本的剑拔弩张也会变成相视一笑的美好。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