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课程改革
读懂表达,写作言意共生
  [2019-04-09 09:35]  浏览次数:5596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特级教师谈教学·刘 勇--读懂表达,写作言意共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而枯燥的应试写作、空洞的评价体系、敷衍的考场阅卷,往往让正常表达成为障碍,让写作兴趣成为奢望。

写作之道,是唤醒生命的自觉和完善生命的自省;写作之术,是遣词造句的水平和谋篇布局的章法。而真实的写作,就是将写作之道融入写作之术中,就是对生活的感悟与触发。

写作教学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任务驱动,二是支架创设,三是交流发表。任务驱动提供表达的“情境性”,有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要求,还有读者群等;支架创设提供表达的“方法性”,有知识支架、程序支架和策略支架等;交流发表提供表达的“展示性”,可以小组发表、班级发表、全校发表,也可以向杂志、报纸、媒体等投稿。它们形成的合力,提高了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持久和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常说,“阅读在左,写作在右”,以读融写,以写促读。阅读肤浅、机械模仿、指导缺位,是读写结合的大忌。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处理好三个核心词——读、思、写。读是基础,重在理解作品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思是内化,重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智慧和方法;写是运用,重在建构自己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

在品读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激发学生走进文本、披文入情、咀嚼涵泳,要避免课堂节奏“一路匆匆”,学生阅读“浮光掠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

教师追求“教得完整高效”,不如让学生“悟得充分有效”;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对言语智慧进行感悟和体认,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在“阅读”中沉淀方法。

角度微观、选点微细、训练微步是“微写作”的三大特点。从品读到深思再到微写,其实就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这样的微写与阅读不是脱节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融相生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专题训练中系统建构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专题训练需要“三有”:有活动,有过程,有真我。有活动,即有促进学生写作的外在活动,有语境、有情境,能展示、可发表。有过程,即关注学生写作的内在过程,如构思、选材、修改、发表、评价等,培养写作的习惯。有真我,即从写作的“无我”状态进入到“有我”状态。

学生要进入真正的“有我”状态,不仅“我在”,还要“我思”。看,不能浮光掠影,要能看见;听,不能道听途说,要能听真。看和听,需要的是眼睛与耳朵;看见和听见,还需要头脑和灵魂。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渗透情感,深入思考:一是思考材料的剪裁和现象的意义,二是思考“真我”的表现和表达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人生的经历转化为经验,使之成为写作的宝贵财富,在写作中呈现“言意共生”的状态。

教师还可以在生活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把作文喻为饱满鲜艳的果实,阅读是枝繁叶茂的大树,生活无疑就是那盘曲有力的根茎。我们知道,写作需要积累,不仅要在阅读和写作中积累,还要在生活中积累,这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路径。曾创造了独特的“湘西”世界的作家沈从文曾说:“永远不灰心,永远充满热情去生活、读书、写作,三五年后一成习惯,你就会从这个习惯中看出自己生命的力量。”

由此可见,最好的积累是综合的积累,并在其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深知,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呵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还原表达的生态环境,改善写作的表达策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此,写作教学才能真正助力学生表达,成就学生的写作之美。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棠湖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4720人次 日均访问:20548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9411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