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午,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分享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张丽钧,也是本市一所中学的校长。 张校长的文章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许多年前,她接替别人当班主任。班里有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竟然把风油精涂到眼睛里装作流眼泪来博得同情,妄图获得准假,可最终还是被细心的她识破了。当时,她气不打一处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个学生一顿猛批,后来又责令其写检讨、请家长、在班会上检查反省,所有想到的招数都用尽后,终于算是灭了这个学生的嚣张气焰。毕业后,班级年年聚会,可却从没再见过这个学生。她以为该生记仇不愿意来,可真相却是这个学生在一次劝架中被意外刺中要害,不治身亡!张校长得知后极为震惊,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她说:“我永远丧失了对那个顽劣男孩微笑一下的机缘。” 听到这里,我的心突然咯噔一下,继而仿佛看见一个孤僻寡言的男孩缓缓向我走来。如果没听到这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或许自己还一直活在既定的认知之中。 10年前的冬天,我接替生病的常老师成为高二(6)班的班主任。从一名科任老师转变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我的心态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因哪些地方想得不周、做得不到而出问题。 一次月假结束,全班学生都返校了,唯独小李同学的座位空着,我拨通他家的电话,却只听见嘟嘟声,打了无数次都没人接。他家离学校很远,班里又不能没人看管,于是我打算再等等,没想到一晚上都杳无音信。第二天早晨,他还是没有来,打电话还是没人接,我向学校汇报了情况,立刻前去家访。原来,返校那天下午,他离家之前偷偷将电话线拔掉了,然后朝着与学校相反的方向出发了。 过了一天,终于找到了小李。那天上午,他的家人来到学校,反复恳求我网开一面,不要因为旷课处罚他,让他留下来继续在我的班级学习……看着他们渴求的眼神,我一度心软,可最终还是屈从了周围师生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说这个学生好惹事、难管理,甚至有人说:“他就是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你还敢要!”从此,这个孤僻寡言的男孩在我的班级消失了,同时也消除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减轻了管理的麻烦和负担。我甚至感觉,班主任工作由此也逐渐顺手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学生现在身在何处,过得怎么样呢?如果不出意外,他也该娶妻生子,孩子都会满地跑了吧?如果有一天不期而遇,我是否还能认出他,他是否会主动向我打个招呼,甚至叫一声老师?我当初的拒绝很可能影响了他的生活,谁能肯定当初的拒绝不带有负面影响?我一边感受着张校长的忏悔,一边禁不住胡思乱想,眼睛竟不由自主地溢满泪水。 “捣蛋、装假、扯谎,这些问题若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道德审判;然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少年而言,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成长病,就像青少年的生长痛一样,它是一种假性病。”张校长的话告诉我们,学生正处在心智成长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我们做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端正认识、改掉毛病、健康成长。如果班里都是规规矩矩、勤勉向上的学生,教育还有何用?我们不仅不能嫌弃“问题学生”,更应该怀有十分的热心和耐心去好好教育,切不能简单思维、意气用事,将冷冰冰的管理代替有温度的教育。 王晓春老师说过:“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同样,班主任工作也应该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自身管理的方便。立足于学生,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管理的基本准则。班主任工作既要呈现约束力的一面,又要有治愈力的一面,让管理通向教育,而不能害怕麻烦和问题,止步于管住学生。虽然在重复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有时会萌生职业倦怠,遇到外界压力也会发出许多无奈的感慨,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辩证认识管理,千万别让所谓的管理夺走了教育的初心。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天,我想,我拿出的任何一个解决方案都会令先前的解决方案黯然失色。”是的,如果再回到那个上午,我将把他留下来,每天给他一个微笑和关注的眼神,约他和同学们一起打球,课上鼓励他读一段课文或者回答一个问题,班会上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和改变……(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