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面对早恋的学生,“老班”们往往很头疼:“强拆”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疏导对青春期的他们来说显得苍白无力,告知学校可能导致学生遭受严厉处分……面对这一难题,我探寻出的工作思路是正面与学生谈爱情。通过这种以心换心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感悟爱的真谛,引导他们度过这段人生的关键时期。 正面表扬,埋下希望种子 2008年我接手一个新班,很快了解到班里有个叫小琪的女生一直在“谈恋爱”,高一时还曾因此受过学校处分。原班主任和家长做了很多工作,德育处领导也多次与她谈话,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导致师生、亲子关系十分紧张。作为一个新接班的班主任,我能做些什么呢?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有的只是坦诚。我喜欢称男生“小子”,称女生“丫头”。我经常在学生作业本里留下这样的话:“小子,今天的作文写得漂亮。”“丫头,你的字写得真帅。”久而久之,大家都喜欢上了这样的称呼,师生关系越来越密切。 第一次与小琪谈话,我称呼她“丫头”,她并不反感,但是接下来的话题却让她不太耐烦。我从她近期高频率使用手机入手,将话题引入她与那个外班男生交往过密的问题。她的回答却避重就轻:“我承认我玩手机,我错了,以后我不玩了还不行吗?但我和那个男生只是普通同学。”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没有硬碰硬,更没有直接批评,反而换了一种口气:“哦,那当然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手机的事情我就既往不咎了。不过,德育处老师最近给我打电话,让我多多关心你。你们是不是什么亲戚呀?” 面对我的温和态度和确凿的事实,她没再硬撑下去:“老师,能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吗?我承认他是我男朋友,不过请老师不要找他麻烦。高一时,我俩已经因为拍拖受过处分,他成绩很好的,再被处分他的前途就完了。” 面对她的坦白,我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说:“看来你是一个性情女子,为了对方可以放弃一切。丫头,我很佩服你。年纪不大,就知道爱需要付出而不是索取。”最后,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没想处理你。德育处领导也没有那个想法,只是让我关注你。通过和你聊天,我觉得你是个值得我学习的女孩子,挺好的。回去吧,别耽误作业。” 这次谈话可能让小琪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没有批评她反而说佩服她。这个大大的问号背后,是进一步交流的可能。其实,对于这次谈话,我并没报太大希望,只是想借此机会与小琪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说实在的,我真的很佩服她。面对班主任,她能坦荡直言。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品质。一句“我很佩服你”,也许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坦诚交流,让学生了解爱情 第一次正面交流后,我有将近一个月时间没有再找她。我认为,“早恋”其实不是问题,而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也必然要经历的。而“早恋学生”以及其他“问题学生”的产生是班级发展与人的成长之间脱节导致的。因此,我没有将主要工作停留在个别学生的教育引导上,而是致力于做“实”班级,发动学生参与到班级发展平台的构建中来,从组织班级活动开始,培养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燃每一个学生对于班级发展的热情,让大家在组织和参与班级活动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对班级的归属感,以及大家一起携手成长的幸福感。 渐渐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我的宿舍我做主》摄影展、“真我风采”秀等活动在班级遍地开花,将班级课余生活装点的有声有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观察着小琪的动向。我发现她有很强的表演欲,同时也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几次活动中,她都是骨干分子,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这时,我觉得我有必要再找她谈一次了。 第二次谈话,她提出由她来定主题:“我们聊聊您和您太太吧?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的?” 我从我和妻子相识相恋的时间,到我们的毕业、工作、相处、争吵、结婚……话题展得很开,态度很真诚。我还借机表达了我的爱情哲学:“爱不仅仅是为了在爱的时候在一起,爱的背后还有责任。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两个人在各自最美好的时光相遇,而是在各自苍老时还能不离不弃。”我还谈了我妻子对爱情的看法:“两个人在一起必须要有让对方仰望的东西。” 看得出,小琪对于大学之后的那点事儿还是很在意的。之前,我们老是觉得学生“早恋”都是幼稚的,为的是寻求一时的刺激。不过现在看来,至少这个学生对恋爱其实有着更为长远的设想。于是,这次坦诚的交流也就随之而来了。我觉得即使这孩子对我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但我至少给了她一条延伸思考的引线。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了解爱情这个神秘而未知的领域。但是,学校却没有哪一门课教这方面知识。渴望却得不到,往往会促使他们主动去探求。引导女生尤其要关注这一点。她们敏感而又细腻,乐观之外又有些许忧郁。作为男班主任,我希望用我的坦诚给予她们急需的引领。事实证明,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借力家长,打开学生心门 教育不能让家长缺位,尤其是处理早恋问题。其实,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是无能为力的。他们知道早恋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但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往往不敢轻易触及这个领域或是干脆采取“棍棒政策”。因此,在转化小琪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早恋问题,并邀请家长直接参与到教育引导工作中来。向家长借力,既是帮助孩子,又是为了培养潜在助手。 小琪妈妈非常关心孩子,也十分关注我对她教育引导的进展。在一次沟通中,她问我:“最近小琪在家里经常看一些爱情方面的书。我想问问您,看这些书对孩子有没有好处?” 面对家长的咨询,我觉得是时候引导家长出马了。于是我从三个方面具体指导家长: 第一,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家长的担心也是正常的。不过,家长要将心比心,理解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跟自己当年一样渴望了解爱情,但共同的问题是没人引领。 第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的爱情观。但一定要记住,别太主观,尤其是不要用说教式的语言。随和一点,就讲讲自己和孩子爸爸之间的恋爱故事。要注意引导,可以将自己想和女儿说的话融入故事里,让孩子自己去感悟。 第三,与孩子同看一本书,与孩子聊聊书中的内容,谈谈读书心得,借此建立良性亲子互动的基础。 在我的指导下,小琪妈妈迅速“上手”。母女之间的关系从母亲态度的转变开始逐渐缓和。慢慢地,妈妈开始走进小琪的心灵,孩子心里装着的“私房话”终于“得见天日”。这也为我进一步引导小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落实女生教育过程中,家长是我们最好的帮手。尤其对男班主任来说,性别的差异使我们无法做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这时,向家长“借力”就成为我们落实女生教育的关键。但是,我们不能以一种功利化的心态去利用家长,而是要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否则,家长缺位的教育只会让班主任苦不堪言。 在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后,我的工作就轻松多了。接下来的两个月,我没有再找小琪谈话。在这段时间里,我的任务是给家长做“军师”。但退居幕后的我并没有闲着,我在酝酿着在班级营造培育优秀女生的土壤。 女生教育,搭建阳光平台 对一个女多男少的班级来说,女生教育的成败决定着班级的未来。基于这个班级发展大背景,我制定了以女生教育为核心的班级活动计划,并在班会课上交由全班审议。可是,这个计划引发了一场不小的班级“风波”。 起初,有些学生并不同意我的计划,尤其是计划中的辩论赛环节,他们认为形式僵化,对“友情>爱情”“爱的真谛”“如果爱”等辩题,觉得难以启齿。也有一些学生觉得班级现有的活动已经非常好了,没有必要再搞十佳女生评选和女生节等主题性活动。 在大家争论过程中,我始终微笑以对,一言不发。这是我的习惯,也是我发动学生的杀手锏。尊重学生是发动学生的基础,只有从心里尊重他们,他们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成长诉求说出来。“完全尊重,全面发动,充分信任”,这是我做“实”班级的12字要诀。其实,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我的提案被否决,那么我会将这个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不过,由于之前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多数学生还是支持我的提案。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里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活动的前期工作。最先出炉的是《班级十佳女生评选方案》: (1)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2)积极上进、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朝气蓬勃; (3)学年内无纪律处分; (4)学习方面无论优劣,名次一直在进步; (5)文明礼仪,能够以学校文明礼仪标准要求自己; (6)尊敬师长,不顶撞老师; (7)在宿舍文明礼让,不耍“公主脾气”; (8)将自己的成长经验与同学分享; (9)没有“早恋”、拉帮结派等行为; (10)坚决拥护由同学自主制定的班级各项章程。 这个方案制定后,学生又开始研究班级女生节方案,最后决定: (1)女生节为每月8号(因为女生的笔画数是8)。 (2)女生节期间,班级卫生由班主任和男生分担。女生科代表的工作由男生代理,班主任的作业由班主任自己收。 (3)女生节前,班主任要带领男生充分发现女生优点,并记录在案。女生节当天组织主题班会,由男生及班主任集体评议出感动班级的“靓丽瞬间”及月度女生成长之星,为其制作贺卡并写下祝福的话。 (4)女生节期间,班主任需要邀请优秀女校友到班做成长分享。 (5)女生节期间,女生要为自己准备精彩的文艺演出,展现真我风采。 这个方案一出炉,男生倒是意见不大,我的难度大了。不过为了让大家延续这种激情,我还是接受了这个看似“不平等”的方案。接下来就是最为精彩的辩论赛了。虽然在之前投票表决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示了质疑,但真正上场时大家还是全神贯注,有些观点甚至让我眼前一亮。以“友情>爱情”辩题为例。 正方:“我方认为高中阶段,培育友情最重要。经过我们宿舍的权威统计:高中阶段拍拖有80%以上以分手告终,剩下的20%则在大学的不同阶段相继分手。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学长学姐认为:高中拍拖弊大于利,抛开学业不谈,单在交友方面他们损失惨重。多数人在分手之后不可能再成为朋友,而在拍拖过程中多数人会选择回避异性同学以显示自己对感情的忠诚。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正常的交友机会被屏蔽。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很多高中生对异性的认识误差,以为大家多聊几句就是拍拖或者聊得来就是拍拖。因此,我们认为:就高中生而言,友情>爱情。” 反方:“我方不同意对方辩友的观点。我们想问题不能过于绝对。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有了解爱的权利。如果没有经历,怎么知道什么才是爱呢?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人生,也无法预设自己的人生。我方认为,遇到了就珍惜。凡事不必强求自己,也不必强求他人。人生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友谊很重要,但是我反问对方辩友:你愿意为友谊放弃爱情吗?” 正方:“部分拍拖的女同学在宿舍‘占线’,搞得其他室友家长想打个电话都打不进来。更严重的是,在熄灯之后还继续‘语聊’,严重影响室友睡眠。” 反方:“对方辩友只看到了高中生拍拖的阴暗面,还有一些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例子啊!” 我希望用这种公开的方式打破教室不谈爱的禁忌,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活动交流的方式,培育一个优秀女生成长的阳光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见解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紧接着,我组织学生按照《班级十佳女生评比标准》评选班级十佳女生,开展女生节主题活动,并邀请班级第一批“十佳女生”的家长参与女生节的文艺汇演,邀请我曾教过的已经毕业的优秀女生与她们分享成长经验。就这样,班级女生教育活动一件又一件的落实,一块优秀女生成长的沃土正在悄然孕育中。 我认为,女孩子比较感性,容易被氛围感染,好女孩的养成需要积极阳光的平台。我虽然没有直接去转化小琪,但是我给了她一个成为优秀女孩的良好环境。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女生占大多数的班级的班主任,对待早恋问题,不宜搞“各个击破”,这样不但耗费精力,而且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发展。在教育引导个别学生的同时,要善于为班级发展布局谋篇,化危机为契机。我选择女生教育作为班级发展的起点,以点带面让班级动起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老师,我想回家!” 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临近期末,小琪主动来找我了。 当她哭着走进办公室时,我似乎预感到一些事情的发生。不过,她的反应也让我颇感意外。 “老师,您三个月没找我谈话了,这个学期都快结束了。” “啊!你看我这几个月不也没闲着吗?” “老师,我想回家!” “啊?那先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吧!” “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分手了,我要回班级这个家。”说这话时,小琪非常激动。 “班级永远都是你的家,你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不是吗?” “您不想问问我们为什么分手吗?” “我知道分手的滋味不好受。我还是建议你回家休息两天。我觉得分手的时候是一个人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目前,你需要人陪伴,而家人是最好的选择。” “好吧!老师,我回家休整一下。” 我不想问她为什么分手,因为我不想在她的伤口上撒盐。同时,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秘密。人在激动时都会失去理智,这时她把分手原因告诉了我,以后说不定又会后悔。于是,我选择不问,给孩子留下一块“自留地”。也许,在多年以后,当她回想起这段经历时,会觉得这个“老班”挺仗义的,没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不久,我就接到了家长发来的信息:“张老师,我们跟小琪谈了很多。她现在好多了,很感谢您对她的引导和教育,也感谢您对我们家的帮助。这几个月多亏有您,孩子变化很大。”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工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当我们真正站在人的成长高度去思考早恋问题时,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不过,我们需要抛弃一些原有的经验主义,与学生坦诚相待,将班级工作做得实实在在,让班级发展助推人的成长,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平台。 早恋这个话题虽然沉重,但并不可怕。只是,它需要我们多一些细腻,多一分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