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学生“不服从老师”、“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这样的学生会严重干扰课堂的教学秩序。有的学生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去,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 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往往让家长和老师不解,处理起来颇感棘手。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精神萎靡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教师对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不能不引起重视,要积极研究教育策略。 要处理这种现象,我们首先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学生的这种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形成这种心理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主观原因在于学生看问题片面和偏激。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行为极端。这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客观原因在于教师和家庭。教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法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老师对学生缺乏耐心,说教多于疏导,惩罚多于宽容,看缺点多而不注意挖掘闪光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家庭方面,有的父母因忙于工作或精力有限而无暇顾他,造成孩子缺乏父母的关怀与疼爱,因此亲子关系疏远。 其实,大多数喜欢顶撞、不服从老师的孩子,其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下述三点:第一,孩子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严重。第二,家庭因素,父母由于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与交流。再有就是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脾气暴躁,使得孩子的反叛情绪更加严重;有些父母由于本身就有人格缺陷,所以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定的人格及心理障碍。第三,是教师方面的因素。老师普遍喜欢学习好的孩子,一些素质较低下的老师,根本不正眼看待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使得这些孩子有了被忽视的感觉,进而使得逆反心理不但不能解决,反而加重了。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1、经常、持久的心理辅导。对于青春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同时,要教育学生逐步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本人的自我调节。要指导这类学生多一些阅读,开阔视野,把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3、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与帮助。可以要求学生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俗语写下并贴在家中的书桌上。教师和学生应相互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心情,原谅他们的错误,学会运用“角色转换”和“心理移位”,从而减少逆反及不服从心理。 4、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家长要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5、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努力去理解学生,正确对待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尊重他的知识,可以向他请教他感兴趣的知识,当学生听到老师想跟他学习时,他会感到很兴奋与自豪,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就缩短了许多。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乐意与班主任亲近,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6、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的上进心,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被人重视的喜悦。 7、宽容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复”。这类学生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家长和班主任不要“揪辫子”、“揭伤疤”,而要抓住他的“反复”进行耐心的启发教育,促使他继续进步。父母、老师的一再宽容,且宽容中有信任与等待,学生往往会深受感动,最后会彻底改掉不良恶习。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表现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同学们获得的每一点知识、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深受教育教诲之恩的学生,更应该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