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拿什么来留住基层教师
  [2018-11-13 11:35]  浏览次数:1130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拿什么来留住基层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11-12

基层教师招考需要的不是分流净水

看过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上的《基层教师招考问题不少》文章后,笔者觉得该文的作者指出了问题症结所在,却给错了药方。

基层教师招考时,对报考者专业对口要求不高、重点高校毕业生数比例低、职业认同不热情、招考环节设置不科学等问题确实都客观存在,某些方面或许有改善的必要。但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问题谈问题,而要有更多现实和长远的考虑。

在基层教师招考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要求提高教师从业资格的门槛,只会进一步加剧当下的基层教师招考荒。

目前,各地的教师资格考试之所以通过率相对较高,或在招考教师时降低标准。这一方面固然跟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有关,但显然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面。就目前的招考条件来说,还没有足够多的人来报考以便于选择——如果还左一个关卡右一个门槛,优中选优,必然无人配合,这就纯属成了自娱其乐了。

在笔者任教的地方,出现过某校一些教师岗位招考后无人报名应聘,或达不到规定报名人数,不得不取消招聘岗位或调整缩减招聘岗位人数的现象。而笔者在山区支教时,一些在当地进入基层教师招考面试的应聘者,放弃面试、面试通过后放弃岗位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目前的重点应是在保证招考教师必备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他们的职业热情和潜力并提高岗位吸引力。

在基层教师招考时,重点院校毕业生人数较少比例偏小,这可以理解,也很正常。大多数重点院校毕业生对自己职业前途和未来的要求更高,如果落在基层,心不甘情不愿,估计也很难在基层学校扎下根来。从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也决定着他们必然是向着沿海向着繁华的都市流动。

而专业对口与否在一些基层学校,尤其是小学阶段并非关键症结。以为非师范生的专业五花八门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这是一种歧视和偏见。非师范或非专业的入职教师只要有相应的职业热情和自学能力,经过初步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也能在较短时期内通过教学相长和磨合锤炼,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正应了那句话: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素质能力间,也有触类旁通、融合互动的关系,许多名师的原始学历和专业,与现在其教学岗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更是客观存在。众多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在其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支撑着基层教育的大厦。

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很难做到教师、专业、岗位的一一配伍和固定组合,经常是哪个岗位需要就去哪儿,哪个专业教师有富余就转岗改行教。这不理想,却很实际。那种一专定终身的教师成长发展和工作安排固然是光明大路,却不是唯一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不同专业毕业的非师范生进入教师行列,本身就是对单纯的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国家近些年在保持师范类院校规模的基础上,一直在鼓励更多的综合性大学通过开办教育学院、师范专业或对非师范生选修教育类课程等多种渠道,加入到培养教师的行列中。这才是对待新教师产生路径的一种开放视野。

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能够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机会有着多种不确定性,多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极可能会让学生找到某种学习兴趣的触发点,为其打开更加丰富多彩的另一扇门。

和其他行业从业资格考试相比,教师资格证通过率高一些。从另一方面来看,相对来说,教师岗位需求量大,教师资格报考者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些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之所以相对容易找到工作,跟教师岗位需求相对较大也有关,不能一味强求淘汰率。在就业压力之下,一些大学生多考一些证,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种选择,想法正当,做法没错。

对学生的教育,我们都讲究“有教无类”,那么对应考应聘的教师来说,是否也应该讲究一个“有师无类”呢?在教师适应岗位和培养提高上需要有点儿耐心和定力,精心培植,静待花开。后进学生还能逐步转化成优秀学生,入职教师反而不能激发职业热情成为称职教师?这不科学!

再一个,在教育部门的招考自主权上,近些年,绝大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起着主体作用,并非丧失了话语权。盲目要求给予教育行政部门完全的招考自主权,与国家政策相背,也不易取得足够的支持和认同;同时,完全在教育行政部门间内部循环的教师招考,同样会出现许多“灰色空间”和阳光照射不到的黑暗角落。

笔者建议,在招考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加广泛吸引用人单位——学校或者是优秀教师充分参与,加大学校在面试环节上的考核分量,科学设置招考面试环节的内容和形式,增加教师评委或同行的话语权,使学校能够针对具体的岗位来考核评价面试者,使教师同行能够着重发现面试者的职业热情、可塑性和从业潜能,挑出“合格教师”甚至“名师”的种子来。

综合来看,想通过“分流”一些人、“净化”师资“水源”等措施,来保证基层教师招考质量能够成为“清水”的做法很可能是徒劳的。用来筛选报考教师岗位的不应是专业不对口、毕业院校不过硬这些历史性的硬伤,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些非专业非师范的教师的能量和价值,在于要给新入职教师更多成长空间。

当下,基层教师招考上最需要的不是分流净水、提出一系列筛选的逆向操作,而是如何畅通渠道,鼓励包括更多非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内的人才走上从教之路。这显然要比专业对口、从教门槛提高等更为关键。提高基层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其事业成长发展、生活条件上给予更多的关照关爱关怀,这些方面确实应该更加努力,见真章,出实招。

(作者为河北省安新县职教中心教师)    吴志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稳住乡村教师 公费师范生要姓“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4%的受访者愿意报考或让自己孩子报考公费师范生。这个结果让人备感欣喜。师范生报考意愿的高涨,证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正在快速上升,这是近几年国家重视乡村教育发展,并通过出台公费师范生等一系列重教政策所带来的成果。

公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乡村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其中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乡村师资上,笔者认为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政策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首先,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决定公费师范生应该姓“乡”。政策要求到城镇学校任教的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必须到县级以下农村中小学从教至少1年,而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履约时间调整为至少5年。这是为了吸引城镇优秀学生报考师范,并给予他们更多的上升空间。然而正是这部分学生,成了违约的高发人群,即使能履行服务年限的承诺,远走高飞也是迟早的事。

再者,城镇学生家庭拥有相对广阔的上升空间,他们报考师范,其中不乏混文凭的。近几年,城镇公职人员子女“拿到文凭就走人”的现象引发了地方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在以县级为主的定向委培招生中,城镇学生具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更容易被录取。来自城镇的公费师范生的高违约率不仅降低了政策效力,也挤走了那些立志家乡教育的本土学生。

因此,笔者建议,必须及时调整政策,强化公费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合理调整城镇和乡村学生招生比例,以切实提高公费师范生履约比例。实际上,不少县级政府要求考生签约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履约期内不得调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乡村师资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呼吁公费师范生培养阶段性扩招。乡村学校生师比、班师比严重失调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它造成的一人多科、一人包班、课务繁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在抓紧消除大班额政策压力下,扩班放大了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使得不少乡村教师不得不承担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这种压力还会随着55人班级的逐步落地越来越沉重,矛盾越来越激化。这不仅考验着乡村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更容易滋生不良教育情绪。为了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加压”,不少县级政府不得不重启“代课教师”政策。所以,为消除大班额填补师资“空缺”一刻也不能迟疑,呼唤县级政府拿出切实有力的举措,比如,公费师范生培养阶段性增编、扩招。

第三,乡村师资严重的性别失调亟待积极应对。乡村学校男教师越来越少,在教育界早有预警,可是师范院校的“女儿国”现象还在不断加剧。这主要是因为,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仍然难以满足心理预期,男孩子在养家糊口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种传统观念消解了男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意愿。

还有一个原因,女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比男生成绩拔尖,在统一划线招生政策下更具竞争性。这意味着,要想防止乡村学校成为“女儿国”,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的普调力度,一方面必须在招生政策上作出有利于成绩优秀的男生考取师范院校的调整。有人担心为男生降分录取或者扩大男生招生比例会影响公费师范生的质量,笔者认为这是完全多虑了——因为从目前各地省属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分析,能够被省属师范院校录取的学生,都是能够上当地重点高中分数线的优秀考生。

省属师范院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委培,承担着为乡村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更需要县级政府发力。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如何应对当前乡村教育存在的矛盾,适应乡村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考验着县级政府的重教决心和能力。

笔者建议,在大力推进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同时,县级政府还必须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防止青黄不接,又要防止结构性失调;既要做好数量补充文章,又要做好质量提升文章,要通过政策的适时调整为乡村教育培养优秀而又稳定的教师队伍。

(作者为湖南省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教师)    范军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1998人次 日均访问:20549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8077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