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继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普及更高阶段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日前在成都举行的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将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发展定义为中国梦的教育篇,指出其对于应对国际竞争和未来挑战,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缓解就业压力、跳出中等收入陷阱,都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要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正式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目标至今,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各地各校直面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纷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公平、优质、多样三大关键词,昂扬走上了一条中国梦教育篇的追梦之路。 迈上台阶,跨入基本普及新阶段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上传递出的声音,不禁让人为之欣喜——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四川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2016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91%,职普招生比4.7∶5.3,迈入基本普及新阶段。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说,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湖南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重要发展任务、摆在突出位置,2016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6%,比2007年提高26.6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普及目标。 显然,高中阶段教育的这场普及攻坚战,从战役伊始便瞄准了公平与优质的“双轮驱动”。 2015年,上海延安中学一名传统意义下的“中等生”的命运引发舆论关注。当年,这名学生因其出色的活动组织和策划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面试中脱颖而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从中看出了未来教改的方向,高中特色建设的路径将引领未来的高中阶段教育,从分层教育转为分类教育。目前,上海已经有75%的普通高中建起了创新实验室和主题类型实验室,突破以往学科实验室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据统计,上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左右,普职比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从数量维度已经得以实现。以高考改革为契机,我们进一步出台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推动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在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看来,上海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之路走过了几个标志性的阶段:初步形成了高中的特色办学格局,高中学生走班教学成为新常态,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深入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中本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探索积极开展。 聚焦难点,主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如果没有这次转学机会,恐怕自己上军校的理想很难有实现的可能。”2015年9月从河北省石家庄市三职专转到石家庄市19中接读普高的杜德炜,成为第一批普职融通的受益者。期末考试后,已经一跃成为年级“学霸”的杜德炜,正在奋斗中期待高考的到来。 而同年从石家庄市6中“反向”转到石家庄市二职专的李则宇,也欣喜地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土壤。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后,他很快开始利用专业知识创业。不仅学习生活费用实现自给自足,还用自己做微商赚到的钱添置了一辆小汽车,准备带动身边的小伙伴创业。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社会认知度偏低,普通高中与中职之间横亘的那堵墙,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长期面临的瓶颈。2014年底,石家庄市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启动实施了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工作,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元化人才成长“立交桥”,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两年多来,15所普职融通首批试点学校间共开展了4次互转互通工作,其中普高转职高217人,职高转普高96人。 扭住难点问题不放,先试先行,探索路径,已经成为各地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进程中的共同选择—— 黑龙江省通过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试验区试点县建设,使农村职教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中职在校生人数增加了7%。 山西省实现了每县至少一所普通高中、每10万人一所公办普通高中的规划目标,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吉林省实行优质资源扩大工程,连续几年实行将不低于75%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政策,并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初中倾斜。 西藏自治区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增量向中职学校倾斜,逐步实现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大体相当。探索异地办学模式,在拉萨为那曲和阿里两个高海拔地区建设4所普通高中。 普及攻坚,难点不少,办法也不少。 “四川省高中阶段教育城乡和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面大量广、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办学条件基础薄弱,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朱世宏说,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四川省确定了分步分阶段推进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到2020年在校生达到231万人,两类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湖南省通过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既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也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在肖国安的视野中,构建中职教育骨干体系、建设特色专业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突破中职教育这个难点的“四驾马车”。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则把目光投向通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据她介绍,山东省全面实施“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市域调剂、省级统筹”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坚持“退一补一”,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为增加高中教师总量、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供政策保障。 9个县中有6个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这个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的目标? “把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瓶颈作为全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明确目标,聚力攻坚,补齐短板。”该州州长杨斌说,这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有决心,也要有规划,有行动。围绕“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楚雄州制定了全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分散、基础能力不强的实际,投资14.34亿元,建成占地2000亩的州职业教育园区,将分散的州属5所中等职业学校迁入园区,整合教育资源。同时,还建立了“统一标准、动态核编、自主招聘”的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敢于创新,大胆探索普及提高新路径 在北京十一学校2016届毕业生王立婷的印象中,初中三年,“困”在教室里,除了班主任和同班同学,学校里大多数学生、教师、教室跟她都没什么关系。而开始于高一那年的打破行政班、自主选课改革后,王立婷一个学期和200名学生一起上过课,她的朋友里既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 “打破了行政班,校园里自然生长出师生平等的土壤,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与呵护,拥有各种成长可能性的学生呈现在老师们面前,让教育找回了真实的起点,也让校园里的教育充满了生长性。”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下,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起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323门学科课程、34门综合实践课程、93个职业考察课程、260个学生社团、60门学生管理课程,通过选课,全校1438名高中学生形成了898个教学班,每名学生一张课表,并有了专属自己的不一样的成长路径。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已经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早在2007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初,北京市便审批了23所高中开展自主排课实验、28所高中开办31个实验班。到2011年首轮课改结束时,成果已初步显现,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课程选择多元的特色高中涌现出来。 “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我们提前部署,积极应对,深入宣传解读高考改革政策,部署开展高中选课走班,全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开发、试点和应用。”左敏说,下一步山东省将积极推进高中自主办学。具体而言,就是落实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在副校长提名、中层干部聘任、教师聘任等方面的用人权;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等方面的评价权,在绩效工资、优秀教师激励等方面的分配权,在内部机构设置、课程开发、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管理权。 改革,没有终点;改革,永远在路上。对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更是如此—— 浙江省以“有选择的学习”为核心的新普通高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普通高中学校普遍建立起基于学校实际的学校课程体系,“网上选课、一生一表、走班上课”的个性化教学组织形态初步建立; 河北省通过试点引路、政策引导、适度推广的方式,培育出一批外国语高中、艺术高中、综合高中,以打破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单一化办学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逐步形成了注重创建过程、突出示范内容、明确示范期限、发挥示范作用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重点示范的内容达百余种; 辽宁省从2015年起建设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校,评选出19所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的学校,以典型学校引领、示范普通高中的发展; 江苏省重点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专业达到合格标准,建设了432个中职品牌特色专业; “我们已经确定100所普通高中为全省特色发展试验试点学校,从普职融合、音体美教育、德育、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办学试验,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促进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 柴葳 北京4月27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28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