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为学生“减负”须加强党的领导
  [2017-04-28 09:08]  浏览次数:1720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为学生“减负”须加强党的领导

来源:中国校长网 2017-4-27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治理,呈现出一种潮汐波动现象,民间呼唤得紧了,引起高层重视了,地方就抓一阵;高层不重视了,地方换人了,减负也就在人们无奈的叹息声中偃旗息鼓了,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往往变本加厉,变得更加严重。减负工作如何走出这种潮汐波动的周期率?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路到底怎么走?必须系统施策,综合治理。——编者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老大难”问题。说它老,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就开始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说它大,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关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局,关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说它难,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屡治难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子在哪里

    不能不说,“减负”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与整个社会至今没有找到导致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症结有关。寻找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子,必须正本清源。

    政绩观片面。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总根子,表面看是教育问题,其实是政治问题,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观问题。当市、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的兴奋点和着力点都放在考试升学这个指挥棒上的时候,教育局局长抓教育、中小学校长办教育必然围绕考试升学需要的课程教学活动来展开。由此,围绕升学考试这个指挥棒运转的残酷的加班加点、重复教育就成为必然。这种片面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的“制度性加负”,是导致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教育观扭曲。当地方党委政府把追求升学率看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志,当中小学生家长把通过考试升学作为改变命运的直接道路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不再是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是沦为一种工具。这种教育观的扭曲,导致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对德育、体育、美育的忽视,以至于这些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这种扭曲的教育观,给中小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单一教育活动导致的“结构性负担”。

    科学观缺失。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国人特别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吃苦、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勤奋必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种一味地通过“加班加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教育抢跑行为,丧失了教育的科学精神,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活力丧失,甚至厌学、辍学。科学观的缺失,给中小学生带来的是“无意义学习负担”。

    生态观失调。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整个社会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现代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中小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迫切需要社会教育观、家庭教育观的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观的失调,给中小学生带来的是一种“价值冲突性学习负担”。

    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路怎么走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治理,呈现出一种潮汐波动现象,民间呼唤得紧了,引起高层重视了,地方就抓一阵;高层不重视了,地方换人了,减负也就在人们无奈的叹息声中偃旗息鼓了,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往往变本加厉,变得更加严重。减负工作如何走出这种潮汐波动的周期率?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路到底怎么走?我认为,必须系统施策,综合治理。

    抓住制度性减负的“牛鼻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要的是基于政绩观的转变,把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依规办教育,停止统一的违规上课、违规作业、违规考试,建立防范学校加重孩子课业负担的制度化环境。学校教育在减轻学生同质化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学生差别化、个性化发展的权利。

    抓住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的“总开关”。看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必须清醒地分析、科学地判断孩子负担过重的领域和表现。不能不承认,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文化课学习领域、知识学习领域,而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领域处于弱化、边缘化状态,学生的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综合教育则处于边缘化甚至缺位状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必须把国家规定的德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开齐开足。这是从中小学生教育生活的完整结构入手,治理其课业负担过重的必由之路。

    抓住家校合作育人的“压舱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下去,必须过中小学生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家长认同这一关。没有家长的认同与支持,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中小学生的减负之路是无法走下去的。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不能一味地围绕学校课程教学转,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育德优势、实践教育的优势,必须让家庭支持配合学校教育。

    抓住校外教育这个“减压阀”。无论欧美国家,还是同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校外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日本、韩国的校外教育甚至比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校外教育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问题是对校外教育要加强监管,要有准入标准;要协调好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不能被校外教育所绑架;要规划引导校外教育,校外教育不能误导家庭教育。同时,要积极探索提供校外公共教育服务的新路子,包括恢复学校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课后教育教学活动,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在节假日为学生提供网上教育服务,等等。

    重建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治理机制

    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个中国教育的最大“顽症”,必须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全党的意志,将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加强党对这项工作的坚强领导。

    加强党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国《宪法》《教育法》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使命,是依法治教的根本要求。任何违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行为,都是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行为,都必须予以严肃的责任追究。

    加强党对各级党政干部教育政绩考核的领导。切实改变“经济发展看国内生产总值(GDP)、教育发展看升学率”这种片面的教育政绩观,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议中央依据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尽快出台对地方党委政府教育政绩考核的一揽子方案,用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这根指挥棒,去撬开治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个顽症的大门。

    加强党对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以下简称地方教育局长)是领导中国教育的关键少数,中国教育能否健康发展,一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二靠地方教育局长的贯彻和落实,三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奋斗和奉献。在这里,我们特别呼吁,地方教育局长既要做政治家,又要做教育家。要大力推进教育局长的专业化,实施教育家办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建设好地方教育局长队伍,管理好地方教育局长队伍。

    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办好公平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尽管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但不能不承认,中小学教师队伍优秀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局面,仍然是严峻的现实。党和国家必须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广大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一战略任务的高度,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强化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在这里,建议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将我国公办中小学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和建设。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志勇)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2063人次 日均访问:20550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1656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