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啦方法网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发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采邑改革”及影响: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实际权力有限,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内涵、特征及其影响:
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2)内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3)特征:贵族和平民等阶级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影响: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加强王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影响):
1)经济:①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产生,大量开垦荒地(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②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政治: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
3)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1)儒家:孔子(核心“仁”,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
2)法家:韩非子、李斯(正面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欢迎);
3)道家:老子(绝对否定现实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世俗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51年至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概念: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何所赋予的权力,统称为“公民法”。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
“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
古代罗马法体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1)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2)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3)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所体现的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局限性:在于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