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青春期孩子和父母激烈冲突的新闻,我的心里都很沉重,因为很多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种严重后果,并不是两记耳光这个暴力行为本身带来的。 1、孩子的自尊 真正的原因是,这件事当着很多人的面了。因为不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在现实中,你都会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比起父母和老师对他的认可,成绩给他的成就感,同伴的认可是更重要的。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在同学面前是什么样的,这个重要性,被绝大多数的父母和老师忽略了。有的时候这个事情本身不是那么严重,但发生在了错误的场合,比如被喜欢的女生或是被身边的朋友看见了,那影响就很大了。 家长多去了解孩子社交需求,社交困惑,是很重要的。我的儿子最近刚进入了初中,他的第一个担心就是能不能找到朋友,能不能融入集体。而我的方法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去问问他进入新学校,有什么担心的。 当你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后,也不会把问题简单推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上了。 2、青春期未必叛逆 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原始部落中,青少年们是不会出现“叛逆”这种现象的,因为生活环境没什么变化,他们在成长中接受的知识都和父辈相似,价值观也是相似的。 而当我们处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代际之间,或者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差异会更大,这种叛逆会更容易出现。 这种“叛逆”也常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主角原本过着一眼望得到头的平稳生活,而另一位角色带来了全新的观念,让主人公对过去的想法产生质疑,从而改变了自己。 青春期时期,由于身体发育,孩子的各类激素不断变化,这会使孩子情绪变化更激烈,或者产生无力感,因为他发现自己要探索的世界越来越大了,新鲜事物与原有的观念产生碰撞。孩子就更容易反抗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这就是叛逆的表现。 你对我的控制,已经让我非常不舒服了 你过去教育我的模式,也是我不接受的 当他开始用行动表示这些,也到了父母需要反省的时候。 3、无力而冲动的选择 许多家长遇到类似的情况,第一反应就是加强控制,把孩子扭回来,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过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是不奏效的——当家长不断施加控制,孩子的自我在不断弱化,他能采取的方法只剩听从或反抗。 对家长来说,加强控制带来的听话,不代表万事顺利。因为你每一次否定与控制,都是孩子反抗的导火索。而家长以为自己能靠加强控制拴住孩子,实际上,孩子的归属感在一点点消失。 在孩子失去归属感时,他一开始会采取吸引家长注意的方式来建立目标,比如寻求过度关注,做每件事都要父母看见,或者是寻求权力,做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当孩子采取这些行动的时候,他已经在向家长表达,我想要被理解。 如果这个需求也被忽视,他就会建立新的错误目标,寻求报复,甚至自暴自弃。比如离家出走,或者是文章开头的悲剧。 你伤害了我的身体和自尊 我就用更强烈的方法来报复你 4、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清情绪和问题 青春期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难题,孩子做的许多事情,时常会超出家长们的认知,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是该管还是该放任,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像一个炸弹,随时会爆。 家长如果在这时对着孩子发泄怒火,更是火上浇油。先处理情绪,了解每一个情绪的来源,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是我在一直提倡的,这不只是希望家长要处理好孩子的情绪,更要求家长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面对与孩子相关的问题时,我建议家长们先找准问题,可以问自己: 这是谁的问题? 短时间内能改变问题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会改善吗? 孩子是故意这么做的吗? 找到基础的问题后,再去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比如文章的开头,当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时,也需要反复提问: 他是在上课玩还是在课间休息玩? 是老师管得太严,还是孩子确实调皮? 如果你不介入,短时间内问题能改变吗? 随着他年龄增长,他会不会意识到学习更重要,然后就不玩了? 是他自己提议要玩还是别人拉他一起玩? 如果他不玩扑克,还会玩别的吗? 当你回答了这些问题时,还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会造成自然后果还是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是让他自己承担的。比如因为开小差,玩游戏,造成了被老师批评和短期成绩下降。多数孩子看见自己成绩开始下滑,其实是会有危机意识的,但家长这时该做的不是去盯着他不放,而是帮他理清楚后续的发展情况,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逻辑后果则是,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比如因为和别人一起玩,影响到了他人的成绩,影响到了老师的教学,甚至让家长自己感觉难过,这也是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 5、该怎么沟通——保留你的判断 你会发现,我们给出的多数解决方案是要和孩子沟通交流,但很多家长也会发现,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你的很多东西传达不到他那里,在这里我要先讲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妇女不幸患了绝症,生命危在旦夕。碰巧的是,城里的医师发明了一种神药,有可能治好她的病。但药剂师要价很高,是药本身成本的十倍。这位病人的丈夫,到处借钱也只能借到一半的钱。 丈夫恳求药剂师能不能把药卖的便宜一些,或者说先拿药后赊账。药剂师拒绝了,认为这个价钱已经很公道了。于是丈夫在绝望中,深夜破窗潜入药房,偷走了药。 你认为,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法官又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么?” 这是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他在使用这个问题进行测试的时候,是不考虑回答的选择对错和立场,而是看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是不是够多,够深刻,考虑的能不能更周全。 其实孩子遇见的多数问题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是找不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家长们会认为上课睡觉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孩子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睡了这五分钟,十分钟,但是之后他产生了内疚感,把漏掉的内容补回来,后续的课程因为更有精神,也听得更认真了;同样的,孩子一直刷差不多的题目,看起来是很熟练很认真,实际上提升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在孩子人生路上会有很多选项,这些选项在他的眼里多数是没有绝对对错的,选这个会有好处,也会有不好的部分,选另一个也是。家长们有时候告诉孩子的,往往不是“正确的选择”,而是经过多年自身实践后“自己的选择”。 家长该做的,是在用自己的逻辑判断事情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用自己丰富的阅历,补足孩子看待问题的盲区,帮助他做出自己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