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是一种刚需
  [2018-05-06 08:30]  浏览次数:1503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是一种刚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05-04 作者:罗义安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103中学亚泰校区有两名九年级女生坠楼身亡。经公安部门走访及整理遗物发现,两名死者在一个笔记本上写有相约一起跳楼的记录。刑警现场勘查后表示,符合跳楼特征,排除他杀,系自杀。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条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如果能够提前预判并采取相应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自杀的悲剧也是如此,学生在产生自杀念头的前后,情绪和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反应。如果家庭或学校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异常反应,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便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从这点来看,建立自杀预防机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具体到学生自杀的问题上,不同的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各不相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矛盾(72例,33%)、学业压力(55例,26%)、师生矛盾(35例,16%)、心理问题(21例,10%)、情感纠纷(11例,5%)、校园欺凌(9例,4%)、其他问题(12例,6%)。

在我看来,家庭矛盾、学业压力、师生矛盾等原因都只是诱因,最终导致学生走上自杀之路的真正原因还是心理问题。因此,对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但是如果家长和老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且对学生的心理研究不透,就不能准确号脉,也不能对症下药,那么疏导和修复只能是适得其反。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自杀前的征兆往往被忽视,并没有得到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即使被发现,有时也会因为方法不对或策略有误,不仅没有打消学生自杀的念头,反而坚定了学生自杀的想法。

无论是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还是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自杀前的征兆,这些都与家长或老师缺乏心理知识有关。因此,我认为,普及心理学知识更是迫在眉睫,特别是学校,更应该将心理学知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不断丰富心理学知识,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这是时代对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在有的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很多,却唯独没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如果老师不能在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则很难从学生的情绪或行为变化中准确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老师也不能称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无论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为了呵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普及教师心理学知识都迫在眉睫。(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315人次 日均访问:20552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107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