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家长总会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与自己小时候大不一样了,有时候大人给他讲的很多事根本听不进去,评判一件事往往也不是对与错、是与非那么简单了。 有个妈妈带孩子去看舞剧《白毛女》,妈妈给孩子讲黄世仁剥削杨白劳,孩子却说:“杨白劳凭什么借钱不还,他不讲诚信!” 学校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来老军人给孩子们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认真地问爸爸:“红军为什么不打车?” …… 孩子提出的类似问题很多,往往令大人无言以对,也有家长会指责孩子“不懂事”。仔细想想,其实这类现象给我们思考当今的家庭教育带来很多启示。 孩子是感性的、现实的,他们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缺少对历史的了解,所以他们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天真的视角观察社会,与成年人的认识存在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家长和老师大可不必站在成年人的立场,用正统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否定孩子。 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只是出于良好的愿望,进行单向度的灌输,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像上述的革命传统教育、讲“旧社会”的事,就不能不先帮助孩子弄清楚当时社会背景与当下的不同,以多元思维进行分析,做出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解释。 要回答当下孩子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家长就需要自我学习和提升,不懂不必装懂,更不该因为自己不懂或没弄清楚问题而指责孩子。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学习,寻找适合孩子的答案。 孩子提出的类似问题,也折射出家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家长要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外界的变化,适时并且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用现代社会“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应对家庭教育问题难题,并使自己从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与时俱进中的“时”可以理解为时代、时间和时机。时代是变化的,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才有牢固的基础;时间,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孩子的成长尤其体现了这样的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观念也不能是静止的,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机,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抓住教育的机会“择机而教”。在家庭教育中与时俱进,是家长的明智选择。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传承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传统精华并剔除其糟粕,当今的家庭教育才能在更高层面得到科学发展。 现代社会中,社会观念的变化、孩子的变化给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方式改变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对传统的东西要有新的理解和诠释。比如经典故事“孟母三迁”,家长要领悟到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用“搬家”来躲开社会环境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再比如学习“孔融让梨”,也不能简单地要求、强迫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让孩子懂得分享将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可能会更慷慨。 现在的孩子,手中一部手机、家里一台电视和一台电脑,电子媒介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现实社会更大。当代社会,全世界都处在动荡和变革之中,家庭和家庭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地位与过去不一样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纵向”教育减弱,两代人的互相影响增强。家庭教育中改变家长本位,以儿童为本、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丰富和拓展,以往不曾涉猎的媒介教育、理财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闲暇教育等,越来越不可或缺。在教育整体改革和发展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互补的作用越发突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成为大势所趋……与时俱进,就是跟上和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任重而道远。 孩子是父母的、家庭的,也是社会的。他们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时代打下的烙印在孩子身上更清晰、更深刻。家庭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接近孩子的特点,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者关颖,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学术代表作《家庭教育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