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要做“追寻意义”的教育
  [2017-06-07 16:21]  浏览次数:1489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要做“追寻意义”的教育

来源:中国校长网 2017-6-7 郭宏成

    高中学生处于高级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没有教育引导时,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往往会受到片面追求分数考取所谓的好大学的思想影响。尽管也在不自觉中寻找“事情的意义”,但他们对意义的理解具有肤浅性、情境性、不稳定性以及知行脱节性等特点。

    西方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本应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陶行知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脱离了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脱离了他们生活的现实空间,就没有教育的存在价值。所以,今天要做“追寻意义”的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自己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感受生活美好的方面,逐步形成“生活对我是有意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2009年,我校的“全员导师制”正式启动。活动目的在于两点,首先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明确整个学习生活的意义;其次是帮助学生逐步规划人生,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活进行引领。由此,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现实教育与未来的职业向往相结合。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由对教师的不信任和敬畏变成了信任和理解,由对学校管理的逆反变成了配合,由对自己弱势学科的不喜欢变成了饶有兴趣,由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变成了更清醒的认识——从懵懂少年渐渐成长为有思想的青年。

    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把培育“新民”,当作中国第一要务。他认为,“新民”应该有文化,懂时务,了解世界大势,掌握经世之用的学问;“新民”的人格是独立的,思想是自由的,生活是进取的,行动是自立的,是重公德、爱国家的,是有毅力尽义务的,不徒为一人之才与智。培养这样的新民在今天也是紧迫之事。几年来,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SOS村,走进企业工厂,去养老院做慈善义工,利用假期到国外游学……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道德感知、技艺才能和生命能量,认清了未来职业的素质要求。

    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教育回归生活,这是我们学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现在学生在校时间长,因此必须基于学校生活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从2013年开始,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中,我们增设了一项新活动:“寻找身边的最美”,让学生不仅看向社会,更要学会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用身边的“微光”点亮自己的心灵。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个旨在帮助学生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真正追寻意义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和构建人生真义。(作者郭宏成,系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校长)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84人次 日均访问:20563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5496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