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三个文件。三个文件都将青少年作为实施的重点人群。 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民健康,全民健康有赖于全民健身,而青少年又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因此可以说,没有青少年健康就没有全民健康,更难有健康的中国。 虽然,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仍出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是青少年体质30年持续下降。2015年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公报显示,3至6岁幼儿体质最棒,在进入小学后,儿童青少年体质开始下降。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虽然遏制了初中毕业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但却出现了越来越多“小眼镜”“小胖墩”“小驼背”,一半以上的男同学做不了一个引体向上,体质测试时甚至找人替考。 其次是体育课“上不好开不足”。据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只有29%的学校每周上满3节体育课,近80%的学生每天达不到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有的学校特别是高三基本停上体育课。在阳光体育运动声势浩大、各地的大课间活动花样翻新、各校运动会开幕式隆重热烈的背后,掩盖不住体育课被弱化、退化、边缘化的现实。 再其次是青少年课外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中日美等国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比较显示,中国初中生参加课外锻炼约占8%,远低于日本的68%和美国的65%,以至于我国领导人在国外看到外国孩子体育活动时感慨:中国的孩子玩得太少了,应该让他们多玩一玩! 最后是健康素养水较低。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由此可以想象青少年的健康素养水平不会太高,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是当前健康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严峻现实,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改善。 一是应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全过程,而非仅仅局限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所有老师都应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教育,以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二是将学校体育政策落到实处。政策一旦变成“白纸黑字”的废纸,带来的副作用是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得不到正确引导、健康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青少年如果没有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其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便难以形成,终身锻炼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健康中国只能是个“梦”。 三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杜绝“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奔跑、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让“出汗、喘气、心跳”成为体育课的标配。 四是用好“体育中考”指挥棒,助推高考“体育选考”。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考改革意见》中有两个亮点:一是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升学考试“两考合一”;二是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一同列入“必考科目”,其他科目成为“选考”甚至可以不考。笔者以为,只有其他科目做了减法,体育才能做加法。因此要充分发挥“中考体育”这一政策杠杆的导向作用,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丰富,切不可辜负政策设计的初衷。 2014年9月,国务院《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来“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和不分文理其他科目的三门选考。笔者以为,体育(包括艺术、技术)应该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一起成为高考的选考科目,然而目前全国30个省份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如出一辙,选考科目都是“6选3”,只有浙江省将“技术”列入选考科目即“7选3”,却没有一个省份将体育列入选考科目。 事实上,学生本人如果擅长、喜欢体育,完全可以将体育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中的一门,而大学招生如果认为不需要,可以不选择选考体育的学生。但如果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却在考核体系里不加以体现,则一切都是空谈。 其实,无论中考体育必考还是高考体育选考,都仅是权宜之计,最终目的都是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运动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 没有全民健康,哪来全民小康?就让我们从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习惯,注重青少年动商开发,不断提升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做起吧! (作者王宗平,系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0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