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学生为何要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02-11 09:18]  浏览次数:2367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学生为何要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校长网 2017-2-11 ■黄荣华

    在工具理性思想的控制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解题能力,也许还有一些表面上的“综合能力”,但这些都只能纳入到技能的范畴。他们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内心世界,往往不被重视,身为中华民族的传人,同时又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人,我们的学生能否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显然非常重要。
    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一直在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经典,通过经典阅读增强对“中国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且通过经典阅读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欣赏民族文化人物
    语文从小学一年级贯穿整个基础教育,经过12年中小学教育,我认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对在本民族发展进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物,要有一个比较全面、正面的认识。但是,在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感触是,现在多数同学高中毕业了,对“中国人”的认识仍然相当模糊,甚至片面。
    要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哪里? 其实就是在这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中。在我看来,“中国人”包含着儒家的理想人、墨家的理想人、道家的理想人、法家的理想人、释家的理想人、魏晋“觉醒”的人、儒道合流的人、儒道释合流的人、明代寻找真我的人、近代寻求真理的人、现代寻求“解放”的人、当代“走向世界”的人、传说人物、神话人物、侠义英雄……正是这些以时代发展为线索的“中国人”的群体,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历程。
    我们的中学生应该对“中国人”有一个基本的正面认识,对在本民族发展进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物有真了解,有真理解,进而有认同与欣赏,使他们为有这样的“中国人”而感到 自豪,为成为这样的“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启示学生更深更广地认识欣赏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所自
    中华文明作为一个独自形成与发展的体量巨大的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体,历经波折,今天又坚定、有力地行进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一定与我们这个文明体的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但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对此的觉悟仍然不够。
    中华文明以及我们的全部知识几千年来就是生存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这几千年文明的全部知识都围绕天人同构的宇宙秩序展开。明乎此,我们才能明乎中华几千年古代文明的基本型态,明乎古代士人为何以坚守天地良心为己任。
    因此,我们设计的 《中华古诗文阅读》 以 《论语》 《古文观止》 为核心展开,选读 《论语》 大部分、《古文观止》40余篇、历代诗歌150余首,融入《诗经》、《楚辞》、《礼记》、《老子》、《庄子》、《孟子》 等一系列经典。
    我们期待,中华古诗文的经典能将学生的“识自”推向更深处,启发学生从“文化发现”的角度更深更广地认识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所自,唤醒沉睡在自 己心中的 《论语》 之“仁”,担起自 己生命中应当承担的《孟子》 之“义”,激发潜隐在自己头脑中的 《老子》 之“智”,了然可以自我享受的 《庄子》 之“达”,力行世间最难践行的 《墨子》 之“爱”……这些不仅引领着我们炎黄子孙从远古走向现代,走向未来,而且将成为世界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优长
    正是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下,我们逐步只能用西方的话语来陈述、阐释、评价我们的古代文明,只能用西方话语来表达当下的生活与行为。
    而教育也受到了影响。众所周知,教育的针对性越强,其效果也就越好。教育要有针对性,就一定要知道受教育者“困”在何处,“惑”在哪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取得效果,就必然要引导学生认识、发现、理解、欣赏我们民族文化的优长,认识它在中西文化交汇过程中的遭际,以及它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融入与自强、吸收与发展、获得与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自 己的文化所自、血脉所流、生命所之,明白自己来自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孕育,最终将融进中华文化这个超大型的文明体中,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但这绝不是无系统的片断式的学习可以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坚持全面而系统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强调“全面而系统”,将精华融入课堂
    当然,强调“全面而系统”,并非什么都要学,而是说要有这样的教育概念,并择取可以诠释这个概念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融入我们的课堂。
    比如我们要有“经”“史”“子”“集”的概念,要有以“经”为中心的概念,要有“中国人”的文化生命与精神发展历程概念。要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学习材料来彰明这些概念,并以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我们还在开设 《中国人》 课程时,同步开设 《外国人》 课程,以期学生在对照中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同时,通过贯通高中三年的课程体系来保证。
    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带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参与全球化进程。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对近代以来对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否定进行彻底的反省,重新认识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价值与优长,并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传承它,弘扬它,以在全球化时代真正重构中华文明的现代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为其打底,打下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的底子。那么,就从我们一堂一堂的语文课开始吧。 (作者为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8079人次 日均访问:20596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7599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