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奖励,也需要惩戒,它们是家长手中的一对法宝。惩罚能让孩子知道害怕、后悔,真正产生敬畏之心,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一个爱孩子的家长务必告诉孩子哪些是错误的,一旦孩子犯了错,家长就要行使惩罚权。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好惩戒的尺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智慧。 ■陈若葵 一段时间以来,快乐教育、宽松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等理念备受推崇,面对孩子的调皮、淘气、闯祸、无视规则,老师不敢管,家长或管教过度、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惩戒教育的缺失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前不久,教育部对外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赋予了教师合理合法惩戒学生的权力。其实,相对于教师,家长更需要对孩子的某些行为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懂得、记住一些规则,使其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能够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惩戒,是为了让孩子记住底线 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孩子不懂得、不理解某些道理、规矩,而自控力差又往往让他们管不住自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做错事,甚至闯祸,如果家长不及时批评、教育,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孩子就很难明白什么是行为的准则和底线,长此以往,会变得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湖北省曾针对少年犯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4%的少年犯来自溺爱型家庭,只有4%的少年犯来自民主型家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据媒体报道,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熊孩子”,从28层高楼扔下15个啤酒瓶子,幸运的是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他的行为令所有人惊恐万分,其家长后怕不已,对其进行了严厉的体罚,并在小区群里郑重向邻居们道歉,再三声明以后一定会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邻居们不约而同地支持家长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喜欢“以身涉险”,比如在大街上乱跑,喜欢玩儿火,爬电线杆,擅自去不安全的水域游泳。对于这样的行为,讲道理就显得太轻描淡写了,惩罚是必须的,而且应该是让孩子能够记一辈子的惩罚,因为极度危险的事情每做一次,都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后果,后悔莫及。 因此,必要时借助惩罚手段管教孩子,让他们改正错误,是父母的责任。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光靠鼓励是不能完成教育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惩戒为他们的行为划了一条“红线”,奏响警钟,帮助他们悬崖勒马,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所说:“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东西,除了爱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正产生敬畏之心才是保护他。”同时,惩戒本身也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欲望,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耐挫心理和自制力。 家长该如何惩戒孩子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好惩戒的尺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智慧。 设立行为底线学会承担责任:“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孩子每天玩手机多长时间、在不经过父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动用家里的现金或刷父母的银行卡,借别人的物品必须按时归还,青春期的孩子外出晚上9点前必须回家;在户外或公园避免随意践踏草坪、采摘鲜花,不能随意伤害小动物;走路骑车红灯停绿灯行;疫情期间进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家庭的规矩、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社会的公序良俗、法律法规等等都要遵守,这是行为底线,否则孩子日后走入社会难免会碰壁。 立规矩应针对孩子的年龄,便于其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事先跟孩子讲好,让他心知肚明,这是尊重孩子的知情权。而惩罚其不良行为给予,能让他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学会承担责任,则有利于他学习自我约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洪明博士认为:“立规矩一定要做到早、细、明、严。细是细节,要考虑周到,提前告知违反规矩有什么后果;明是明确、公开;严是严格,孩子有超越底线的行为,相应的惩戒措施就要跟上,说到做到,严格执行。” “量刑”要适度: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既不能痛骂一顿、暴打一顿,也不能轻描淡写说两句,“雨过地皮湿”。前者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后者难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只有掌握好“火候”,才能使惩戒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孩子的行为良性转化。因此,家长应以达到目的为原则,采取相应的方式,比如没收手机、闭门思过、限制他的某些行为、让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赔偿造成的损失、暂时剥夺他的某些权力等等。 惩罚是手段,惩罚之后父母应晓之以理,这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家长要管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实行教育惩戒,家长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一旦情绪失控,有可能由严格变为严厉,甚至将教育惩罚等同于打骂,陷入暴力管教,给孩子带来恐惧和震慑,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态度和行为,难以达到惩戒的目的,亲子关系也可能受伤。 因此,家长在惩戒孩子之前,需要想明白,教育惩戒的目的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和违规行为,引导孩子向好,而非为了惩罚而惩罚,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或用简单的惩罚让孩子付出代价。优秀的惩戒方式是“温暖而严格”,即家长的语气要坚定,执行要到位,但态度要平和。爱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哪些是错误的,一旦孩子犯了错,家长就要行使惩罚权,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 如果家长不得不体罚孩子,也要以不损伤孩子的身体为前提,“打”是最后的底牌。 把孩子变成自己的“队友”: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同爸妈的做法,并发自内心地愿意改正错误,他很可能成为父母的合作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惩罚。比如,10岁的孩子因为私自骑共享单车上路,虽然当时没有发生危险,但惩罚是必须的,家长可以严肃地告诉孩子“你做错了”、错在那里,对他重申“家规”,让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使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由他自己选择被惩罚的方式。因为孩子与父母达成了一致,在接受惩戒时,实际上是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