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引导青年全身心濡染红色文化
  [2021-04-29 19:26]  浏览次数:1689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引导青年全身心濡染红色文化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04-29 作者:邓鹏

红色文化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练,是社会主义中国最鲜亮的底色,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潜在价值,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全方面与全过程,增强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论与行动自觉。

讲活红色文化的思想价值

要用透彻的理论讲透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用透彻的理论赢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世界,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注重激发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给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创造性采用对话式、探讨式、情境式教学等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讲思政课、作主题演讲、谈学习体会,激活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内生动力,自觉把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用鲜活的教学话语消弥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时空隔离感。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在坚持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宏大叙事”“元叙事”的教学话语基础上,创造性采用“微叙事”“日常叙事”话语,活用网络话语,使言之有彩;巧用情感话语,使言之有情;采用生活话语,使言之有物;善用对话话语,使言之有力;用活理论话语,使言之有理。要在把握教育话语的政治性和生活性基础上,把红色文化蕴含的深刻道理生动地阐释出来,把优秀共产党人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事迹融入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的讲解,对大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红色文化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人民至上等精神品格生动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要拉近大学生与红色文化的时空距离,让其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中的人物、故事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近,把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用好红色文化的实践价值

带领学生体验红色文化。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置实践教学主题。引导大学生实地参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遗物、遗址、遗迹,身临其境地追寻红色文化根脉里流淌着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系列红色精神,并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落深、落细。

引导学生践行红色文化。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加强对红色文化实践的研究力度,结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生动实践,探索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红色文化的衔接点,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实际,精心设置实践教学主题,引导大学生把红色文化蕴含的民主集中制、“守纪律、讲规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自觉融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生动实践。

激活红色文化网络育人价值

要创作出更多红色文化网络作品。要致力于红色文化网络育人的现代话语转型研究与实践,针对大学生网络话语具有的修辞形式翻新、电子媒介性强、叙事风格清新等特征,创造性利用集成了形体、声音、光线、影视等现代表现艺术的图画、动漫、短视频等网络话语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红色文化;要鼓励大学生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三俗”“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袭;要运用好互联网空间富有时代气息的网言网语,创作出更多具有红色文化底蕴、符合大学生喜好的网络小说、短视频、动画动漫、网络表情包等红色文化网络作品,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世界,激发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接受、学习、认同红色文化的兴趣。

要打造红色文化融媒体教育平台。移动、互联、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电子传播媒介的显著特征。新时代大学生都上了网,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要用好互联网这一重要载体,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广泛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现代新媒体技术,创造性搭建适合大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的“报、网、端、微、屏”等融媒体平台,把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的故事典籍、理论文章,动漫动画、影视戏剧,专家讲座、名人访谈等引入大学生热衷的新闻传播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主浏览、学习、收藏和转发这些信息,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和体验;在网络教学考评环节,要创新方式方法,精心设置网络考题,把红色文化细化为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切实检验好学生学习和践行红色文化的实际效果。

(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19JDSZK175]成果)

六安市新安中学  ZWJ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5209人次 日均访问:20550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15006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